大红袍是来自福建武夷山的一种名贵岩茶,据传在明代万历年间由一位赏石爱好者在武夷山发现。大红袍之所以有“老”之称,是因为它的历史非常悠久,由于品质上佳,曾长期作为贡品献给皇室,享有盛誉。
大红袍的“老”有多种解释。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茶树的寿命长,有的茶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而且树龄越高,所产的茶叶越为珍贵。因为这些茶树的根系深入地下,在山间的土壤中吸取了丰富的矿物质和其它养分,形成了独特的风味。这些茶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环境变迁和自然选择,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品质和风味,因此产出的茶叶呈现出了极具特色的韵味。
另一种说法是,大红袍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长时间精心制作和烘焙,这样才能将茶叶的风味完全地激发出来。茶制工艺中的一步——炭焙——尤为重要,需要长时间对茶叶进行特定的烘焙处理,这样才能使茶叶呈现出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而这种炭焙的处理过程,需要用到1000度以上的高温烤炉,来进行多次焙烤。因此,制作一批大红袍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很多茶厂需要数年长时间才能制作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批大红袍茶叶,也会因为不同的制作工艺、不同的烘焙时间、甚至不同的红袍茶树采摘时间,产生不同的口感和气息。因此,消费者每品尝一次大红袍,都需要关注具体的材质、工艺和品质评定等方面。
总之,大红袍之所以有“老”之称,是因为种植历史悠久,茶树的树龄长,制作工艺复杂,需要耗费数年时间方能酝酿成就。同时,品质极好的大红袍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成熟,并呈现出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因此拥有极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