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是一款闻名世界的茶叶品种,其得名源自明代,在贡茶中被赐予了这个美称。大红袍以厚实沉稳、香气浓郁、回味悠长而著称于世。许多人都想知道,大红袍的制作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
首先,要选择优质的茶树。大红袍使用的茶树是武夷山当地的岩茶树,且要选择品质较好的老茶树。随后,需要进行原料的摘采。大红袍的采摘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摘取的茶叶只取新芽和一片叶子,对于茶树的影响也大大降低。茶叶的摘下要求迅速,并且摘下的叶子要尽快送到制茶车间进行制作。
接下来,采取“摊晒”等工序对茶叶进行初步处理。将摘下来的茶叶倒在竹篮里,放在阳光下晾晒1-2个小时,使茶叶的含水量逐渐下降至8-10%。此时的茶叶不再会变黄变枯,而是开始发生化学反应。
然后,进入溶出工序。在水温85℃左右,采用“冲泡、洗涤”意义深刻,执行五次以上的iej散茶。制造工人每次用70℃的清水浸泡30秒,最后再用水浸泡15秒,并减去水分。溶出的水经过反复浸泡,逐渐成熟,每次出现不同的口感和香气,从而形成了大红袍的妙处。
接下来,进行干燥工序。将剔除水份的大红袍叶子均匀分布在一张干燥盘上,用纯红松木炭火进行干燥烘烤,烤干的过程中还需要有多次翻动,以保证不烤焦和不过度加工。烤干后,还需要经过晾晒、篦揉、清洗等环节进行处理。
最后,进行分级和包装。经过上述精细的制作过程,将大红袍茶叶按照质量和陈年程度分级,如优、特、一、二、三、四、五级等。然后包装、封装,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到市场上。
总的来说,大红袍的制作过程是极为繁琐的,需要制茶师们耗费大量时间和耐心进行制作。但正是这份耐心和精细,才让大红袍茶具有了浓郁的香气和口感,成为全球爱茶人士追捧的名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