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红茶最早叫"祁门茶"。祁门作为中国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其红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已经有1300年的历史。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传统的徽州名茶之一。祁门红茶是我国传统的名优红茶,具有鲜香醇厚、滋味醇和的特点,被誉为"红茶之王"。但是最早叫什么名字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记录。下面将就祁门红茶的历史做简要的介绍。
祁门红茶主产地位于安徽黄山市境内,茶园分布在海拔800~1300米左右的山坡、山谷、山腹和山顶等地。这里水质清澈,日照充足,云雾飘渺,气候湿润,土壤肥沃,是祁门红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西晋时(公元265年~316年),祁门茶已经著名。《祁门茶记》中说:"古永嘉中,有修山神仙守护,百草不自生,唯茶独茂。《神仙传》中记载:''李谷子云游,见祁峤桂源之山美,故留修业。"。从这段记载来看,祁门茶在西晋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唐初,出现了"鲜叶饼"加工工艺,将茶叶加工成饼后,运往各地。到了明代,茶叶逐渐发展到了炒青工艺。《明朝事实类家传奇》:“祁门傅希绁愿节紫牡,公安段可封在择。席细看其工,全赖炒制得宜。出产是茶事,请是不现。黄芽且叶散随帖,津甫岠人皆喜欢。”清代祁门红茶因"茶砚聊五品"以及黄山清茗注时"品宾宫茶"之名,逐渐成名。现代已成为全国名优红茶之一,走出国门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据史书记载,祁门茶是明代祁门县的特产之一。祁门县位于徽州地区,这里早在汉代就有茶树栽种,是中国古老的茶树栽种地之一。据《祁门县志》记载:"宋嘉定年间,庐州(即安徽省)州下辖的祁门县位置鲜明。”明代地理著作《皖山志》则有"祁门县,茶出焉"的记载。说明明代祁门红茶已经出现了,这预示着祁门红茶的历史已经富有了六七百年。在三国时期,名医华佗过祁门煮茶的事情。在《华佗良方》述:"华佗卧病绵州集,时值了冬,候无鸡犬又依然有菜蔬,而"因祁门煎茶’为生"。对于祁门红茶的文化历史有力的印证。所以,祁门红茶最早叫什么名目前并不清楚,但是根据历史记载,可以得知祁门红茶的历史相当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