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芽茶是一道经典的中国茶品之一,它所使用的茶叶品种主要是从新嫁娘、满洲香等仿佛嫩芽的全芽白茶上选出,制作过程复杂,需要经历选材、杀青、揉捻、黄化、干燥、分类等环节。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黄芽茶的制作过程。
1. 选材
从春茶中嫩芽居多、新鲜茶叶叶面完整,无伤害或病斑,品质好的茶园中选出。嫩芽不能太嫩,不能太老,选择在芽未展开且含有嫩叶的时候采摘。并且,要在早晨采收,保证叶子没有受过阳光。此外,在采摘的过程中,需要有专人负责,以保证茶叶的品质不受损坏。
2. 杀青
将新鲜的茶叶经过筛分、去杂质、去梗,然后放在锅中进行杀青。杀青的目的是将茶叶中的酶类结构减少,以阻止茶叶下一步的发酵,让茶叶保持翠绿色。一般来说,开始杀青的温度为200℃左右,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茶叶的质量,并且会影响下一步的工艺流程。
3. 揉捻
杀完青后,需要将茶叶翻转到温拌桌上,并将茶叶轻轻揉捻,调整茶叶的含水量和茶叶的形态。这一步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将茶叶中的细小的毛发破损,让茶叶透气性更强,方便下一步工艺环节的实现。
4. 黄化
黄化是黄芽茶独有的工艺环节,目的是让茶叶的外形变黄,茶汤向金黄色转化。将揉捻好的茶叶堆放起来,在堆的过程中,茶叶的自然微生物会进行代谢作用,让茶叶变黄。
5. 烘干
经过堆放约3个小时后,需要对茶叶进行干燥处理。在干燥的过程中需要让茶叶逐渐失去水分,同时避免过烘导致茶叶变得过于干燥。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冷却,以及调整温度等环节,茶叶的含水量达到目标。烘干的过程不仅可以控制茶叶中酵素的活性,同时也可以保证茶叶外观的色泽,使茶叶保持芳香。
6. 分选
茶叶经过上述工序后,就可以进行分类和评级,挑出优质的茶叶进行包装和销售。分选的过程需要仔细进行,挑选出外观和质量都符合要求的黄芽茶叶。分选完毕后,经过包装和储存后,将黄芽茶送到茶叶市场流通或者喜欢的消费者手中。
总体来说,黄芽茶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经过选材、杀青、揉捻、黄化、干燥和分类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并且需要认真遵守。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具有高品质的黄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