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是一种产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一种名茶,在中国茶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的故事始于唐朝李肇赐给唐明皇与贵妃玉褒的一个由玉砂制成的碧螺春壶。
在中国历史上,碧螺春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而此时的皇帝是宋徽宗赵佶。赵佶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喜好文学艺术、重视茶道的皇帝,他和他的贵妃杨氏都非常喜欢喝茶。据说赵佶当时对那坛碧螺春非常喜爱,因此也间接导致了碧螺春的名声大噪,成为了当时的贵重茶叶。赵佶的对碧螺春的赞美也被认为是中国茶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文献性记载。赵佶任皇帝期间,曾经向人们宣传过:“皇室之寿,圆壶必在壁。”据说从此,喝碧螺春茶的人卷入了茶的進壁宫。
此后,唐朝陆羽、北宋苏东坡等文学家都曾对碧螺春进行推崇,这也进一步增加了碧螺春在中国茶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后来,明清时期的文人墨客也对碧螺春有很高的评价,如明代李时中就曾有“碧螺春冠绝天下”之说。
因此,虽然碧螺春的历史源流悠远,但最早和碧螺春相联系的皇帝应该是宋徽宗赵佶。他对碧螺春的推崇和喜爱,使得碧螺春在中国茶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至今,碧螺春依然是茶叶中的珍品,备受茶友们的推崇和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