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白茶之一,产于福建省福州市的郎溪县。白毫银针的制作非常考究,采用的是郎溪县的大白茶树嫩芽头的头3-4片嫩叶,芽尖娇嫩,芽叶肥满,芽叶间皱褶,披毛密生,长达数毫米,吐蕊蓬勃,芽背呈银白,洁白鲜嫩,叶背呈亮绿,毵毵微展,外形匀直,色泽褐黄,洁白如银。其窑炒技艺高超,非常考验工匠的手工技艺,因此制作过程繁杂,需要手工耐心细致,层层筛选去除杂质。所以每公斤白毫银针降 6000-1万只茶芽。
白毫银针的采摘时间一般在每年的春季,因为春季的气温较低,茶树生长缓慢,嫩芽生长得更为健康,更加饱满,茶叶的品质也更佳。白毫银针的品质主要取决于采摘时间和加工工艺。采摘时间选择在清晨露珠未干之时,此时茶树的茶叶中含水量最低,气温低,芽叶中的各种酶停止活动最适合制作白毫银针。
然而,虽然春季是白毫银针的主要采摘季节,但在秋季也会产生一种被称为“秋白毫银针”的茶叶。秋天的白毫银针虽然不如春季的那么顶级,但也有其独特的风味和价值。秋季的白毫银针因为气温逐渐变冷,茶树的生长速度减缓,但由于秋季的阳光和水分充足,茶树的叶片生长得更加肥硕,含水量也更高,这也使得其茶汁更为浓郁。秋天的白毫银针制作工艺也与春季稍有不同,更加注重窑炒工艺,使得茶叶在炒制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留原料的香气和口感。
总的来说,虽然春季的白毫银针更受欢迎,但秋季的白毫银针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的白毫银针,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采摘和加工工艺,才能保证其优质品质。白毫银针作为中国传统名茶,不仅有着浓郁的香气和口感,更富有文化底蕴,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的白毫银针,都是中国茶叶中的珍品,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