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源自江苏省吴县东山。它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选用特定的原料以及严格的工艺流程。而碧螺春为何有的是团状的呢?这与其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性质密切相关。下面将从茶叶原料、制作工艺和保存方式等方面进行解析。
首先,碧螺春的茶叶原料是嫩芽和嫩叶。在制作碧螺春的初期,茶农会在清明前后采摘嫩芽嫩叶最为初步的原料。这些原料要求新鲜、嫩绿、披毛细腻,有着清新的花香和深邃的茶香,这些都与茶叶成团有所关联。新鲜嫩叶在制茶过程中受力,内部细胞发生夯实,同时叶片受力导致挤压和挤形,形成较为坚固的外形,因而更容易成团。
其次,碧螺春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历揉捻成型。揉捻成型是碧螺春制作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经过杀青、炒青和初扬后,茶叶的含水量较高,此时进行揉捻成型之后,茶叶内部细胞更易形成固定结构。揉捻成型时茶叶会在揉捻机内受力,由于嫩叶的特殊性质,其内部会受到挤压和塑形,在此过程中形成碧螺春的团状外形。而揉捻成型的力度、时间、温度等因素都对碧螺春的形态起到重要的影响。
最后,保存方式也会影响茶叶形态。碧螺春属于绿茶,因其未经发酵处理,所以茶叶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在长时间保存的情况下,茶叶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茶叶易出现吸湿、潮解等现象,导致团状变松散。因此,在保存碧螺春时,应尽量选择通风干燥、干燥透气的环境,避免碧螺春受潮变形。
综上所述,碧螺春有时呈现团状外形与其原料的特殊性质、揉捻成型工艺和保存方式有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造就了碧螺春的特殊形态,也赋予了碧螺春更加独特的品质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