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茶始于唐朝,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故事。
据记载,唐代时期,有一位名叫陆羽的茶学家,他在著名的《茶经》一书中写道:“菊花最宜久藏,煮去陈臭泥泞味,然后尽情何乐不为哉!”这就是最早关于菊花泡茶的记载。
陆羽是唐朝晚期的茶学家和文化名人,被誉为“茶圣”。他的《茶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茶道的著作,对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茶经》中,陆羽不仅介绍了茶的品种、制作方法和泡茶技巧,还介绍了一些花草茶的泡法,其中就包括了菊花茶。
唐代以后,菊花茶逐渐传入民间。据《茶经》记载,在唐代中期,有人用菊花泡茶祭神敬祖,以示敬意。此后,随着茶文化的逐渐普及,菊花茶逐渐成为一种受人喜爱的茶饮。
宋代时期,菊花茶更加流行起来。宋代文人墨客钟爱菊花,许多诗人都在诗作中写到了菊花的美丽和高雅。有的诗人还将菊花作为主题,写成了许多优美动人的菊花诗篇。与此同时,宋代的士大夫也开始注重养生之道,认为菊花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于是将其泡茶饮用,用来调养身体,保健养生。
明清时期,菊花茶一直都是顶级茶品,备受皇室及贵族阶层的青睐。在清朝时期,菊花茶更是成为了皇帝的贵重茶品,供奉祖先的时候必不可少。
综上所述,菊花茶始于唐朝,经历了唐、宋、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和传承,逐渐成为了一种广为人知和喜爱的茶饮。它不仅有着高雅的文化内涵,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保健功效,被人们誉为一种美味可口的养生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