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之一,以其窄而细的叶形,滋味爽醇而享有盛名。对于想要品尝到最好的碧螺春来说,揉制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揉制的目的是将茶叶压碎,使茶叶的细胞壁破碎,释放出汁液,从而促进酶的氧化作用,增强茶叶的香气和口感。下面介绍一下制作碧螺春的揉制过程的方法和技巧。
1. 准备工作
首先要将新鲜的茶叶在摊开的纱布上晾干,让草香味渐渐散发出来。然后再将干净的糙毛巾垫在桌面上,准备好用于揉制芽茶的工具:揉板、揉筒和揉绳。
2. 分批揉制
将适量的芽叶分成一定的份数,每批揉制的芽叶不宜超过500克。因为超过500克会增加揉床内的压力,导致茶叶无法充分揉捻。而在揉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用手将揉捻的茶叶聚拢,使之成为球状,这样能够更好的让茶汁均匀地流出来。
3. 揉捻技巧
用揉板将芽叶轻轻压扁,碾压出茶叶液汁,并用手指散开,让其散开成一片。然后,将茶叶在揉筒中用力向下推压,这样能够让茶汁尽量地流出来。用力的推压还能够令茶叶的叶脉撕裂开来,让新陈代谢产生。同时,也要注意揉捻的速度,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
4. 拉丝揉捻
在揉制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用手将揉捻的茶叶进行扯拉,这样能够令茶叶的含水量得以平衡。同时通过拉丝揉捻的方法,能够让茶叶叶脉出露,增强茶汁在空气中的接触面积,使茶叶更容易揉出细腻的形态。
5. 控制温度
在揉制的过程中,茶叶要受到一定的温度控制,温度过低会影响揉制的效果,而温度过高会使茶叶破碎。因此,在揉制的过程中,要经常用手摸一下茶叶的温度,适时进行调整。
总之,碧螺春茶的品质和口感关键在于揉制的细节。揉制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合适的温度、速度、压力,使茶叶既可以揉出适合口感的形态,又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汁液,令其口感和香气更加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