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江苏苏州市太仓市的东山。它的优点是色绿、香高、味醇、叶嫩。在制作过程中,碧螺春不是一开始就要出汤的,而是要经过几道准备工序才能出汤。
首先,采摘。碧螺春茶叶的采摘时间非常重要,一般在清明至谷雨前后为宜。此时,茶树的嫩芽正处于生长旺盛期,新叶嫩绿、嫩嫩的,含有丰富的养分,茶叶品质优良。
接着是萎凋。采摘下来的新鲜茶叶要经过萎凋处理,即将新茶叶放在适当温度的通风室中进行接触着空气,并不断翻动茶叶,使其水分挥发,叶质软化,同时散发出淡淡的茶香。
然后是杀青。将已经萎凋好的茶叶放入锅中进行杀青处理,这个过程是将茶叶中的酶活性破坏掉,防止茶叶发酵,同时保持茶叶的颜色和味道。杀青后的茶叶变得黄绿色,松软无弹性。
再接着是揉捻。揉捻是为了形成茶叶的形状,增加茶叶内部的压缩,使其更容易出汤。这个过程中,茶叶会逐渐搓成形状,散发出浓浓的茶香。
最后,干燥。将经过揉捻的茶叶摊放开来,晾晒干燥,使其含水量降至合适的范围。干燥后的茶叶表面光滑,没有水分,保存时间更长,茶叶也更易于储存。
最终,碧螺春茶叶在这几道工序之后才能够出汤。当冲泡碧螺春茶叶时,一般需要用80-90度的温水,将茶叶冲泡约3-5分钟,直至茶叶展开,水中呈现碧绿色,泡出的茶汤香气扑鼻,清香持久。此时,才算是真正地出汤了。
总的来说,碧螺春茶叶的出汤时间取决于泡茶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搭配合适的方法才能泡出一杯色香味俱佳的碧螺春茶汤。只有经过精心制作的碧螺春茶叶,才能够在冲泡时展现出其独特的香气和味道,让人们享受到最大的茶道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