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是一种中国红茶,产于中国福建省的武夷山地区。它被称为“红茶中的贵族”,因为它的制作工艺繁复,并且产量有限。正山小种的特殊工艺在于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严格的要求。
正山小种的制作始于明代,流传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其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正山小种的特殊工艺:
1. 采摘:正山小种的茶树生长在海拔800-1000米的山区,采摘时只采取新嫩芽和一片叶,采摘时间是在清晨露水未干的时候。
2. 晾青:采摘后的茶叶要经过晾青的过程,即让茶叶在自然环境中晾晒,使其表面水分蒸腾,达到一定程度的软化。
3. 揉捻:晾青后的茶叶要进行揉捻,这是为了挤出茶汁,使茶叶发酵均匀。
4. 发酵:揉捻后的茶叶要进行发酵,传统的发酵是放在木屋子里,在湿润的环境下进行发酵。
5. 烘焙:经过发酵后的茶叶要进行烘焙,这是为了停止其发酵过程,保持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6. 分级:经过烘焙后的茶叶要进行分级,将茶叶按照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
7. 包装:最后将分级好的茶叶进行包装,以便保存和运输。
由于正山小种的制作工艺繁复,所以成本较高,产量较低。而且正山小种茶叶的口感独特,具有浓郁的烟熏味和果香味,深受茶客喜爱。正山小种也被称为“红茶之王”,是中国红茶中的精品。正山小种的特殊工艺使其成为中国茶叶的瑰宝,也是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