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流域东南山区的洞庭山和太湖之间的吴县(现属苏州市吴中区)。碧螺春之名源于其外形似螺,呈碧绿色,由于其口感清香鲜爽,茶汤黄绿清亮,素有“独尊吴中,天下名茶”之美誉。
碧螺春历史悠久,据说已有超过1000年的种植历史。传说唐代时期,有一位名叫张见山的人,他发现在太湖东南山区生长出了一种茶树,这种茶树品质高雅,芽叶饱满,口感清香鲜爽,而且在春季雨后采摘更佳。他就把这种茶叶取名为“碧螺春”,这是碧螺春得名的传说。不过,真正的碧螺春产地和起源地,据说在吴县的洞庭山和阳澄湖周边。
江南地区的茶文化与沿海地区比较流行,其中的代表茶之一即是碧螺春。吴中自古以来便是茶乡,而碧螺春的种植历史和产地大致如下:洞庭山的茶树园面积约4000亩,太湖东南的太平村更是园区之一,约有1000亩左右。吴县北部的钟秀山与东南的贾汪也有较多的种植面积,其中以贾汪自行其地的南园、北园为最。所以苏州市吴中区的各个茶园都种植着碧螺春这种名茶。
从采摘到制作,碧螺春要求非常严格。它采自立春后的早春,即每年的二月到四月之间,只摘取嫩叶和未展开的芽茶。而且要在阳光充足的早上采摘,茶叶鲜叶水分适宜,叶面秀丽,含水舒展,掐开后新鲜味极佳。在制作过程中,碧螺春的茶叶需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多道工序,逐渐变成细长条状。此时闻茶香,会有淡淡清香飘出,难以忘怀。制作完成后,它的外形呈春螺、芽头等多种形状,茶汤翡翠色清亮,口感甘甜,香高味醇,是各类名茶中的佼佼者。
碧螺春是中国的一种名茶,出汉代时已闻名天下,现在已经成为代表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品种之一。苏州的碧螺春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海外,曾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其他国家。同时,碧螺春作为历史文化名茶,也受到了不少茶友和爱茶人士的喜爱和青睐。